首页>检索页>当前

好书助教师远行 阅读让课堂辽阔

—— “中国教育报202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荐读

发布时间:2023-12-27 来源:中国教育报

理想照亮现实,行动改变教育

黄华斌

“朱永新教授20年前提出‘理想课堂’的美好愿景,松滋实小通过具体生动的校本化实践做出了‘答卷’,但是,我们如何在20年后的新语境下提炼出新教育实验行动‘理想课堂’美好模样的学校表达?”12月14日下午,松滋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启平在陪同荆州市教育局调研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工作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翻开了朱永新教授的《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23年,新教育实验从一个人的“书斋梦”成为一群人的“新教育梦”,发展到今天近千万师生追求的“共同教育理想”。这是对新教育实验“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的生动注解。犹记得17年前“能否走得更远”的追问和“浮夸吹牛”的批判,我在想,是一种什么力量让“新教育实验”行稳致远,又让某些人的谬论不攻自破?唯有坚信与行动。朱永新教授曾说:“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我想,这句话应是《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这本书的“题中之义”,也是新教育实验最动人的力量。

《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一书,系统回答了三个关键性问题。

一是重塑理想,审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高喊着“幸福”的目标,却忽略了幸福的“过程”。新教育实验通过中西合璧和古今贯通的理论建构,不仅以“完整”直指“割裂”的教育顽疾,还把“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教育成为生活的重要元素,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从而形成“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新教育实验的核心使命。这一使命旨在追求“完整的人格、完整的生命、完整的育人体系、完整的教育质量”。“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教授对“新孩子”的描述,正是当下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形象诠释。

二是系统变革,推动“学校如何重构教育”。新教育实验最大的“与众不同”,表现在对学校教育的系统改造和实践创新,并进而形成具有新教育独特气质的话语体系。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教育治理和学校变革,新教育实验历经20余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个使命、两大愿景、四种价值观、三大理论基础”的理论体系、“十大行动项目”的实践体系、“五大新课程”的课程体系,构筑起教育改造和学校变革的“四梁八柱”。梳理新教育的实验进程,我们会发现,新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走向与内容,与新教育实验的行动项目“不谋而合”。尤其是营造书香校园、聆听窗外声音、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时代性,正是当下中国教育纵深推进的教改重点项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新教育实验?除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和实践契合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脉搏”,当下国家层面推进的各项重大教育改革要求,都能在“新教育实验”中找到答案和路径,更重要的原因是,新教育实验为学校变革提供了实践的具体样本和鲜活样态,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更可以创新创造。新教育实验,在行动中探索和深耕,又在行动中提炼、完善和发展、创新。

三是创新机制,聚焦“谁来改变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键要解决好“谁来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大先生”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殷殷期盼,进一步突出了教师是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根本依靠和关键力量。只有改变教师,才能改变教育。学校选择新教育实验,是因为新教育实验致力于“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起点”推动学校变革;教师认同新教育实验,是因为“新教师三专成长模式”让教师们在“尺码相同”的空间里点燃了成长的欲望、找到了成长的价值、克服了职业的倦怠。新教育实验“职业认同+专业成长”的共同体机制,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一条可以复制并推广的路径。

《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不只是对新教育实验20年的回顾,也是对新教育实验的观望者和质疑者的回应,还是对20年前《我的教育理想》的生动回答,更有融入新时代的“世界眼光”的远见。而我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坚信,还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真正成为书中所说的“智慧的运用者,智慧的创造者”。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

在数字时代坚守教育的本真

袁晓东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裹挟着人类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时常在想:教育的本真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坚守教育的本真?

毫无疑问,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关照人的幸福成长和自由发展应该是教育本真最鲜明的体现。然而,在信息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离了教育的本真。举例而言,前段时间,“课间十分钟”的话题又开始热门起来,各大媒体纷纷批判某些学校“课间十分钟不能出教室”的规定,援引儿童心理学的论据,怀念起二三十年前的课间活动,这些讨论引发了人们对于儿童主体地位和教育本真价值的深度思考。实际上,教育部2021年5月通过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但目前来看,“课间圈养”问题仍有存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对此也很无奈,也在积极寻求变革的可能。

那么,在这样快速发展、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坚守教育的儿童立场?应该怎样坚守教育的本真和核心价值?

无意中翻看《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一书,其中有一段话突然吸引了我:“在21世纪,越来越多过度保护儿童的‘直升机式’父母强迫儿童做更多的事情,他们盘旋在儿童的身边,使他们免受潜在的伤害……有人担心,儿童在户外奔跑等活动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更愿意坐在电脑屏幕前。”“直升机式”父母,真是形象又风趣,这不就是现在一部分学生父母的写照吗?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偶然拿起了这本书;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这本书背后读到了一种教育改革的紧迫感。这让我认识到,诸如“课间十分钟”这样近年来才出现的问题,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其背后是对教育本真的背离。

这本书指出,当代的童年正在消逝。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尼尔·波兹曼就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中预言了电子媒介对儿童的极大影响,但在21世纪初迅猛发展的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技术,无疑加速了童年消逝的进程。“儿童理智、好奇心和敬畏感的缺失,正在掏空‘童年’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存在的基础和意义。”我想,学校教育的存在,正是抵制童年消逝的主要力量。在大部分学校里,我们限制儿童对个人数字设备的使用,这就阻止了他们过早地接触来源不明的信息、图片和影像而导致好奇心和敬畏感的缺失。我们教给儿童读写技能,教给他们有逻辑的思考的方法,促进了他们理智的发展。社会对“课间十分钟”的激烈讨论,正反映出我们对学校的期待:在学校里,儿童要成为儿童,他们应该释放天性,而不是被迫静坐。

21世纪的亲子关系也发生了变化,《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过去相比,年纪更长、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家长,日益注重对儿童的教导,在子女的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这就诞生了“直升机式”的父母,给儿童安排了过多的结构化活动,对儿童抱有更高的期待。更进一步的是,高度发展的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在家长中造成了“数据迷信”,导致儿童时刻处于严密的数据监管之下。相反,当代的儿童更需要自由地奔跑和玩耍。

最终,我们教育的关注点仍然要落脚于儿童的“情感幸福”。幸福是教育的重要价值指向,尽管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学界还没有就“情感幸福”形成明确统一的界定,但是当前儿童幸福感的缺失和教育的幸福指向早已成为共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我们的儿童在学校中感到孤独的比例在大幅上升。而《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还指出,21世纪的儿童,面临的压力和感受到的焦虑越来越强,这更促使了我们对于学校教育真正抵及人的幸福核心价值的追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21世纪是“数字世纪”“智能世纪”,然而归根结底,不论世界如何变化,不论教育的载体如何丰富,教育的本真不会变化。本书启示我们,21世纪仍然是“人的世纪”,仍然需要将儿童作为教育的核心立场。“童年”作为“人”的起始,亟待我们去拯救和重构。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做到“目中有人”,才能自觉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自觉克服信息时代发展可能滋生的教育问题,让教育的本真在信息时代得到持久的关照。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

打开经典阅读的窗口

杨传珍

阅读是历史的存在,读物的内容和人们的理解程度都带有时代性。那些曾经令你倾倒、痴迷甚至膜拜的图书,未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根基与主干,可能是随风飘逝的花絮;你读过的“经典”,未必是真正的经典,可能是编选者或推荐者根据时令给出的“类似经典”。即便你读了真正的经典,也未必消化吸收——可能是盲人摸象,可能是囫囵吞枣,也可能是戴着别人给你的滤镜,以偏盲视野看到怪象,甚至是吞下渣滓,弃掉营养,只储存了“农药残留”。

摆在我们面前的书籍浩如烟海,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当下,选择经典,进行高质量阅读尤为重要。通过阅读经典,与作者对话,与孕育作品的时代对话,让能动的自己与文本的生命互换能量,才能实现身、心、灵的强大与晋级,向着大千世界吐出彩虹。

专业读者不会读没有含金量的泡沫书。他会选择经典阅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衔接自己的知识断层,当然也会借助作者的智慧深入了解世界。然而,业余读者大多不知道自己需要读什么,也不知道怎样读,选书的时候往往随性而读,不分优劣,跟踪时尚,不求甚解。

当然,即使一辈子都处于业余读者的层面,也远远胜过胸无点墨却敢于轻视读书人的“浅狂之徒”。不过,只要选准目标、方法得当、坚持努力,所有的业余读者都能升格为专业读者。苏珊·怀斯·鲍尔女士写作《如何阅读西方经典》一书,就是想把业余读者培养为专业读者。

文学史、思想史、哲学史、科技史、经济史、风俗史、政治史、军事史……经典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结出的果实,每一本都生成于不同的区位或节点上。今天,我们阅读的经典是历史的产物,穿越时空和文化的滤网,摆在我们面前,成为我们潜在的财富。如果愿意,我们就能把经典据为己有,使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的人。鲍尔女士为我们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尽管有所遗漏),并让我们看到,哪本经典产生于哪个文化板块的沃土之中,由哪段历史洪流所催生,受哪种文化思潮和精神生态的滋养及制约,执政者的导向和普通受众的期待对创作取向的影响,该部作品在同类作品中的分量以及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它能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哪些精神营养和灵魂启发……作者借鉴“欧美新批评”的“细读法”,把推荐书目的概要写得精准、透彻、深刻、唯美、集中,有的篇目几乎把书中的精华一网打尽。她列出的书目,你也许终生都没有翻阅的计划,但是,扫视一遍那则由几十万字的经典中提取出来的精短提要,你也会感到周围打开了一扇扇意外的窗口,纵然不会跳到窗外一看究竟,却在那一闪而过的风景中,领略了深邃的思想星空。

这种阅读方法非常实用。阅读经典,如阅兵,如阅人,可以韩信点兵、一扫而过,也可以细致入微、逐一审视,但万万不能大卸八块。这本书把读者带到高空,让你俯瞰具体经典的前世今生,通过确切定位,看到那本书的所在区位,进而借助“阅读CT”看到它的大脑、脏腑、骨骼、肌肉、神经、血管、体液、神韵,让你与它拥抱,采撷精华,与之融为一体。

若你下苦功夫,啃下这本《如何阅读西方经典》之后,就会发现,以前面对一本书,可能开始时望而生畏,再到望而生厌,甚至望而生恨,现在却渐渐变得望而生情。阅读,由拒绝到接纳,再到不可或缺和上瘾,最终会成为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德斯鸠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如果深信高质量的阅读能够改变无知,也就萌生了阅读的能力与动力。卡尔·波普尔说,真正的无知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拒绝获取知识。放眼四顾,现在有不少自以为有知的无知者,究其原因,都是在走出校门之后,放弃了高质量阅读。

人的精神世界需要新陈代谢,通过阅读和倾听,了解和获取新知,淘汰和挤占旧知,才能保证精神世界生机勃勃;如果不再阅读,关闭精神活水的来源,心府成为死潭,即便腿脚麻利,力大如牛,仍然会向着僵硬的人生倾斜。若是渴望改变现状,想要活得通透,就应该拿出时间来阅读经典,使自己的一生始终处在“阅读进行时”,用高质量的阅读排出情绪垃圾,抵消异化,找回失落的人性尊严。如果你是一位讲台上的教师,进入这样的阅读,课堂教学肯定会气韵生动、精彩纷呈。或许某一天,器官走向了老化,但意识却始终活跃在社会发展的前沿,这样的人,就活出了质量。

(作者系枣庄学院美学教授、区域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关注教育中的直觉与情感

余勇

当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内尔·诺丁斯指出,当今人们应学会关心,以关心为中轴重构教育生态,培养下一代成为“关心型”的人。她的关怀伦理学观点于我而言并不陌生,但这些观点的背后机理和深层逻辑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直到翻开宁波大学梁明月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王慧博士翻译的《教育中的直觉》一书,发现诺丁斯在这本书中回应了关怀伦理的背后逻辑——直觉和情感在教育中的力量。这正是本书的副标题所说的“唤醒教育的内在之眼”。这本书超越了理性主义传统,用直觉、情感、关怀和爱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诺丁斯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既宏观又深入细致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关于直觉的历史图景。直觉曾作为确定的知识来源,以先知、神谕的形式发挥作用,后来作为人类的一种能力得到承认,被多个学科关注与研究。至今,直觉依然是一个令人着迷且亟待深耕的命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从这本书里获得了几个重要的启示。

其一,诺丁斯解释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教师偏多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女性在历史上由于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而被塑造为抚育者和看护者,在与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强化了直觉能力。这种特质又进一步帮助女性更好地从事养育和教育工作。在长久的实践中,女性积淀并习得了捕捉、识别、理解、同情和扶助他人的能力。因此,女性教师可以更敏锐、细致地关注与回应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需要。

其二,直觉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和认知模式值得关注,在教育教学中构建“以促进直觉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值得探索。诺丁斯指出:“直觉强调外部感官和内部感官同时参与,是追求理解或洞察力的过程,是主观确定性和客观不确定性之间持续的张力所在。”她以教学导入环节的图片呈现为例,认为图片的选择不可随意化,图片应包含已学和未学的要素。运用图片的目的是唤醒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熟悉度和好奇之心。诺丁斯明确指出,强化直觉的教学模式不直接指向重复训练和提高学业成绩,而是追求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全面深刻和拓展性的理解。这与我们目前强调的项目式学习、大单元学习、深度学习、反思性学习等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三,爱是直觉的核心,教育中的人应具有爱的能力。诺丁斯指出:“对学科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中爱的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和教师直觉的核心。”教育爱包括教师对精神生命的爱、对学科的爱、对教与学的爱、对学生的爱,还包括难以明确界定的感召力与使命感等因素。这些都渗透、弥散与积淀在日常教育生活的直觉判断中。面对学生学习中的复杂情绪与困境,有经验的教师能凭借直觉作出教育诊断,有智慧的教师懂得如何回应学生以避免泯灭学生的直觉,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热爱。直觉主导的思维模式会引导我们走向真正的兴趣、发现热爱所在。直觉等一系列情感是本真意义上学习的核心与动力所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可以从关注学生的直觉能力、培育直觉思维、提升直觉等非理性要素入手。

《教育中的直觉》一书再次告诫教育工作者不应急于用完全理性的教育模式训练人、塑造人,而忽视直觉和情感的教育作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认识人、尊重人、理解人。而人不是机器,不是纯粹理性的存在,人的思维过程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学生是一个有直觉感受、有情绪情感的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支持学生努力过好教育生活,在学习中充分发挥直觉等情感的作用,支持他们发现热爱,鼓励他们追随热爱、实现热爱。这才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学生观、学习观与教育观。

(作者系宁波大学附属学校校长)

“或可见出一个‘人’的本来”

冷玉斌

著名翻译家杨苡女士于2023年1月27日去世,享年103岁。此前,由余斌先生为杨苡撰写的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出版,这部凝聚她百年回眸、记录前三十年人生经历的回忆录引发热议,是一本令诸多读者难忘的书。

这本书刚出版时我就读到,当时被深深打动,但一时也说不清这打动因何而起,快一年过去了,正当年末,再读本书也成回望,内心忽然有所觉悟,我在想,正像本书封面那一行字“人生值得一过,活着就是胜利”,《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就讲了一场“人生的胜利”。这位百岁老人以她鲜活的记忆,重述鲜活的人生,穿越同样鲜活的时代以及苦难,告诉所有人:人生的胜利,值得追求,也可能得到。所以,我会在阅读中看到很多人生的亮色,即使那是在时代的低谷或者传主生命的至暗时刻,也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更多人性的真淳与美好。即使是在国破家亡的流离之中,杨苡看见那些属于人的瞬间,坚持了她自己这个人的高洁。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这本书里的人生剧情与细节太丰富了,数不胜数,但是无论是讲那些达官贵胄,还是卑微的下人,在杨苡的记忆里,他们都是一个“人”,身上有人之为人的方方面面,有人之善,有人之恶,莫论善恶,在人世这个大舞台上,就照着自己的人生与命运活过一遍。这当中,非常突出的就是杨苡回忆她与大李先生的一段渊源,只是这段故事很多人都讲过,我挑一个可能不为人在意的,是关于沈从文先生。当时杨苡在岗头村,沈先生走好远来看她,“来探望时还叮嘱我,不能有了孩子就什么都放弃了,还是要做事”。这一句话,忽然就停在我心上。杨苡多年后记得这么清楚,肯定是听进去了,后面她也就离开昆明到了重庆。我想得更多的是沈先生本人。按照时间线,也不过七八年以后,沈先生将面临与此刻截然不同的情境以致有过弃世之举,但后来他还是走上另一条道路,继续做了不起的事情。不能“什么都放弃了,还是要做事”,这句话,仿佛是为多年后的他自己而讲。这,就是人性的胜利,在自己的身上,承受了一个人可能受得住的苦难,也展现了一个人能够迸发的生命的能量。当然,书里讲到的另一些人,遭遇人生的悲剧,实际也是人性使然,那是人性的脆弱、人性的阴暗,其后惨淡,也在情理之中。

我想说的另一个胜利,是“时间”的胜利。加缪有句话:人要追求活得多,而非活得长。读了杨苡的口述,我发现,这话于她不一定完全适用,在时间的长河里,杨苡活得很长,也活得很多,她随时间而生,与时间同行,沉淀下这么厚重的人生过往,最终形诸文字,正是“时间”的胜利。看余斌先生后记,几个时间节点,一来让人感叹杨苡高寿,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二来也让人庆幸,幸好杨苡高寿,不然的话,又如何能让这样生动的历史与人生得以呈现?

余斌先生猜测杨苡后来想完成口述实录,并不是多么想总结人生,留下史料,更要紧是对人与事的忆念,但是,这些人与事,恰恰构成了她自身生命与生活的重要部分,这让我想起有人说,一个人到了生命尽头,回头看,他生命从头到尾不过是百年一瞬,但是,那些伟大的人,却能在这一瞬里源源不断汲取支持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一切安排、托付在他之后的未来时间。想象一下,《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也许不是杨苡给这个时代的托付,但确确实实,从中能够看到一个全部的人与其充实的人生。杨苡无法挣脱她的时代,但她做到了与时代同行,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属于自己时代的人。我们捧着这本书,还可以读很久、很久,乃至在下一个时代。这,就是时间的胜利。

还是她喜欢的老师沈从文先生,在一篇叫作《一个人的自白》的文章中写过:“将来如和我的全部作品同置,或可见出一个‘人’的本来。”现在,我就把这句话送给已经在天上的杨苡女士,我觉得,即以《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这本书而论,她也做到了老师的期待:“将来如和我的全部作品同置,或可见出一个‘人’的本来。”

(作者系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教师)

“黏人的蛛网”

赵冬俊

2023年,法布尔诞辰200周年之际,庞余亮推出《小虫子》。这是他致敬偶像的方式。

《小虫子》与《昆虫记》从写作的角度看,具有师承关系,但这并不表明它们一脉相承。庞余亮就像在经典河流上航行的小船,忽地一个拐弯,驶出了新航向。若法布尔地下有知,也许会说:“《小虫子》就像一张黏人的蛛网。”

法布尔是昆虫学家。昆虫是他的研究对象,他追求的是准确与生动。

庞余亮是作家。昆虫是他的童年玩伴,是其展现童年生活的切入点,他追求的是自然真实与意境旷远。我们在书里看到40余种小虫子伴随小主人公成长的故事,并感受字里行间强劲的文学味儿。

庞余亮是诗人。句子清简灵动,常单句成段,像诗行,比一般散文更具韵律感。如《棉铃虫啊钻心虫》,作者痛惋棉铃虫咬过的棉花青桃——

好不容易长成的青桃啊。

心疼。

哭。

都来不及。

庞余亮削尽冗繁,让文字清瘦如竹。试想,如果主谓宾一应俱全,句子也就笨重了。甚至他的标点也染上诗性,具备强烈的个人情感。比如《蜜蜂和怪孩子》中——

春天是个奇怪的季节。

田野里全是花。桃花。梨花。杏花。油菜花。野麻菜花。蚕豆花。豌豆花。紫云英花。黄苜蓿花。

花中间那么多句号,全不是惯常用法——在并列的词语间用顿号。庞余亮介绍田野的花不是呼啦一下集体亮相,而是一个个依次登场,浓墨重彩。这种“陌生化”的标点让读者学会“伫立凝视”,而不是“走马观花”。这对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引领——读书,尤其是好书,标点不能忽视。

庞余亮是童话作家。在书中,他不是将小虫子变成会说话的王子公主,而是以童话心境描摹昆虫本色,讲述它们与自己“相爱相杀”的故事。他与它们互映互衬。他是“鼻涕虎”“糊涂虫”“跟屁虫”,甚至是散发臊气的“千足虫”。不过,阴暗潮湿的生活在庞余亮眼中一碧万顷。蝼蛄“又丑又没用”,他却发现它会给人挠痒痒。别人笑他“小矮子和土行孙”,他能记起六指爷爷的指点——“土行孙打败过哪吒,也擒住过二郎神呢”。楮桃枝上的黑星天牛是他的孙大圣,“还是戴墨镜的孙大圣,身披黑底圆星的铠甲,黑白相间的触须,如同身穿战袍的孙大圣头顶那两条长翎子,完全可以上天去跟玉皇大帝大闹天宫”。何等气派!而落在母亲头上的萤火虫则成了天赐的“银簪子”,这是童话中才能看到的……

在庞余亮心中,每一只虫子,都是一条曲径,通向阳光与幽默。他借由可爱的虫子,向我们展现一代人酸甜苦涩的童年。读者在甜蜜中品出酸涩,也在苦涩中嚼出甘甜——这是一部略带忧伤的童话。

庞余亮还是小说家。他知道,在小虫子之上,有田野,有河流;有节令,有时代;有童年的险象环生,也有人际的温情脉脉。他将这些丝线紧紧攥在手上,编织出一张覆盖童年时代的蛛网。这网既有张力,又有磁石般的引力,禁得起读者的再三咀嚼。

全书三十五章,多以虫为章节名,讲述贫困家庭里一个苦孩子的故事。每章一个侧面,合起来便是一部立体的自传体小说。只不过它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以虫子为主角讲述的,具有无限的表达自由和独特的写作视角。这些年,庞余亮不仅仅奉上一本又一本散文、小说,还“推动、发展他所从事的那种形式”。

《千足虫》中,作者由“千足虫出没的季节,是梅雨季”写到屋漏如注,母亲脾气最大,连父亲都说母亲是向日葵投的胎。没有太阳,向日葵会莫名其妙地发火。再由千足虫写到“尿床精”,引出“草房子才是真正的尿床精”。于是,怪孩子保证会给母亲砌三间大瓦房。最后,“直到二零零三年五月,‘向日葵’母亲离开了那颗四十多亿岁的太阳,也没住到怪孩子在赫赫阳光下向她保证过的大瓦房”。作者用笔开合有度,收放自由,于平静的叙述中,表现他对童年生活、对已逝亲人的一往情深。

说到底,《小虫子》还是一本像蛛网一样黏人的散文集。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教师)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

荆晓丽

“一带一路”倡议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该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发展,教育先行”,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建设要求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教育体系研究,以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对接、制度联通和政策沟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研究书系》正是在此背景下创作而成。

该书系的主编王英杰教授曾主持并完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等数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刘宝存教授曾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中扩大教育开放研究”、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研究项目“‘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研究”等研究课题。两位主编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为该书系的写作提供了有益指导。

该书系对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土耳其、埃及这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全景扫描和深度解读。这套书首先探讨了研究对象国的历史、社会、文化以及宗教等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要素,并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该书系还重点探讨了研究对象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并依次剖析了各国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特征,涉及培养目标与实施机构、课程与教学以及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鉴于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该书系分别探讨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继续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保障体系和教师的地位待遇等问题。基于对研究对象国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系统梳理,本辑书籍进一步总结了各国教育的发展特色和发展经验,分析了其教育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该书系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与政策和实践,充分展现了各国教育系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书系的面世填补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系统研究的空白,能够为我国学者开展后续国别与区域教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可以为我国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与这些国家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重要支持。简而言之,对于比较教育研究者、国际关系和区域研究专家以及教育政策制定者而言,该书系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讲师)

在不完美中走向最优

周隽

小A期末考试多门学科成绩优异,仅一门学科因不擅长而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小A因此沮丧不已,难以释怀。

小B最近一段时间面临学校考试、托福考试、合唱团演出、学生社团外出活动、钢琴练习等多项任务。小B希望每个项目都能做到最好,但又觉得时间紧迫,整天担心无法做到最好而在焦虑中无法投入。

小C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小心谨慎,为别人考虑很多,但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时常愧疚、自责……

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用高期待、高要求来激励自我不断完善的学生,一旦事情的发展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他们就很容易陷入焦虑、自责、自我贬低的内耗折磨怪圈。是什么让他们希望自己更好,而情况却变得更糟呢?

当我读完《挑战完美主义——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心理指导手册》一书时,我觉得这本书来得很及时。

这是一本对完美主义“毫不留情”的书。有时候,我们很容易把完美和卓越、成就、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等混在一起,而忽略了完美主义给青少年带来的巨大风险:失败感、内疚感、羞耻感、低自尊、自我怀疑、压力痛苦、拖延、厌学拒学、社交孤立、精疲力竭以及心理问题甚至死亡的威胁。所以作者把完美主义称为“披着羊皮的狼”——认为完美主义可能存在任何积极或健康影响的想法是无益的,它实际上可能是一个破坏性循环的一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完美主义的风险和虚假好处,以及完美主义的积极对立面,介绍了本-沙哈尔提出的“最优主义”。当青少年的关注点从“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成就”转向“对卓越的健康追求”时,他们会获得更健康的情绪、更有效的学习和更丰盈的生命状态。

这是一本充满系统关怀的书。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作为在青少年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关键成年人”,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带有完美倾向的评价眼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对自己不完美的挑剔:写不好就一遍又一遍擦了重写,算式中的等号必须要用直尺比着画……成年人对完美主义的看法、反应和应对,会强化或者挑战青少年的完美主义。如果青少年的生态系统——父母、教师、其他重要他人、社会媒体等——能主动翻翻这本书,会更有助于青少年挑战和突破完美主义的禁锢。同时,本书也关注青少年自己的生命系统,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自我价值,不仅仅是在学校/工作领域,而是分布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工作、健康、人际关系、日常生活、娱乐、精神生活,是所有优点和缺点的合理和公平的平衡。这种与真实生命联结的更多思考和选择,意味着青少年更有可能愿意去尝试取得真正的进步和充分享受生命的意义。

这是一本具有可操作性的书。作者倾向于把完美主义视为一种应对方式,认为如果让青少年学习一种更有可能带来持久成功和幸福的新的健康的应对方式,青少年将有更多机会获得丰富而充实的体验和技能,能更好地应对生活带来的挑战。作者将自己关于完美主义的最新研究和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所受专业培训和积累的相关经验,提出了成年人用于指导青少年和青少年自身可用的“ABC”策略及操作指南。例如如何通过一支笔一张纸来接纳自己、如何通过饼图来提醒自己平衡生活的不同方面、如何通过“多模式”应对技巧来度过困难时期等。

这也是一本诚实而开放的书。作者坦言,目前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研究支持这些策略的整合运用在高完美主义倾向的年轻人身上是有效的,书中所述的策略也只是基于英国4所学校和32名参与者,以及来自不同健康和教育背景的9名专业人士的积极反应。尽管完美主义的研究领域在验证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若我们都愿意跨出实践尝试的步伐,相信最终能取得巨大的进步。

(作者系上海市格致中学教师)

跨学科主题学习赋能新课程改革

滕闽军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新课程再次迭代为更“新”的课程。作为一线学校,我们最关注的就是新方案、新课标中传达出的新精神、新举措,也力图全面领悟和把握新方案与新课标对一线学校实践的新要求。其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如何用好学科类课程10%的课时来实施它,从而真正推进课程综合化、强化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作为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亲历者,我躬耕思政学科近30年,对于活动型、综合性的课程创构有思考也有实践,主持的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活力课程建构”曾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还曾主持“跨越国界文化的‘非洲视野’”课程、“主题探究式的‘创客创业’”课程。正是由于在新课标颁布之前有类似的探索,所以我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提法和新要求尤为关注。我知道,厘清、明确“过去”与“当下”的关联,找寻“新”的研究方向和锚点尤为需要,但也就这么一边迫切着,一边等待着。

2023年8月,郭华教授的新书《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出版。郭华教授是我们熟知的课程专家,她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解读视频,我看过许多遍,极受启发。得知她如此应时地推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著作,我在感佩之余立马订购,好好学习。

紫色的封面上,白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几个大字很是醒目,极具冲击力。书名很直接——“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精准、聚焦又兼具开放性。全书共九讲,外加结语,架构明晰,兼顾了理论研究和操作指导。本书先从理论层面为读者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概念辨析,如“为什么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它和我们理解的项目化学习、STEAM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深刻阐释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含义与立意,也让我们知道,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不是全新的东西,它进入课程标准,只不过是把个别探索普及化、制度化了,成为每个教师都必须关注和实践的教学样态。第三讲到第七讲,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类型、进阶安排、主题确定、目标确定、任务设计、评价设计等各要素进行分解,辅以丰富的案例和结构化的系统阐释,形成有内在逻辑的、可资借鉴的较为完整的跨学科主题设计方案,从而支撑起一线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并将其落地和推广的信心。第八讲和第九讲则是新挑战、新视角,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背景下教研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管理的重构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可操作的实践建议,也进一步阐明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教研活动变革、对有实质性关联的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对学校课程管理的全面统筹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结语美好而富有哲思。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立足学科的主动跨界,在突出现代学校课程与教学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寻求为学生主动参与开放的真实生活提供更多机会。在这个意义上,它是积极而稳妥的举措。

这本书如同郭华教授的其他书一样,特别朴实,好看、耐看。没有云山雾罩的高深话语,都是我们一线教师看得懂的大白话,就像面对面聊天一样,一读就懂,再读却又有新感悟。本书不仅提供了非常典型的案例,而且对案例进行了深度解读,让案例背后隐含的设计理念、教学意图尽数显现,读来有豁然开朗之感。

郭华教授及其团队带给我们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放与真实,让我们在系统复盘之后,更从容自信地出发。正是这本书,让我们深刻体会到2022年版新课程的素养导向,体会到把学科安放在学校整体育人系统中去定位的意义,体会到挖掘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整体构架课程内容的价值,体会到课程实施情境化、过程化、完整化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在学科中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让儿童在现实生活与经验改造中成长,是实现学科素养到学生发展素养转化的重要路径。

跨学科主题学习赋能新课程改革,我们在路上。

(作者系杭州市萧山区世纪实验小学教师)

教师的幸福力从哪里来

杜会新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如果说一辈子始终坚持一件事的执着是成就事业的必备品质,那么教师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就是教书育人。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为孩子们打好生命的基础是教师教育人生最大的幸福。那么,教师的幸福力从何处来?《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让我重温了积极教育的内心觉醒过程,让我们不仅能解决困惑,还可以给生命注入持续稳定的幸福力。本书作者王薇华老师给出的答案是认识人,并发展人。这答案既简单,又复杂。教师必须始终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全局影响,需要不断修养自己,才能更好地广泛成就他人,培养人、激励人、提升人。

幸年华,唤明月,百川流,找到教师幸福的内驱力。品读《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一书,我看到王薇华老师从教师的压力、教师的幸福、教育幸福的力量等方面,通过形象的典型事例与体验活动向教师们传授了幸福的科学秘方:幸福就是爱与工作中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有爱的人是幸福的,把工作当成使命的人是幸福的,懂得感恩的人是幸福的,高兴做事,高尚做人。王薇华老师引领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不负年华流水,呼唤出满天皎洁的月光,照见我们的心像冰雪一样明透。幸福力教育的理念,让每位读者胸襟宽广浩荡好似百川融汇奔流。

福蔚然,心强健,需钻研,了解教师幸福的原动力。“福”从初心起,藏在细节中。我走上中学语文教师岗位,作为班主任、学科教师、年级组长到管理干部,走过了30多年充满挑战、但孕育着梦想和希望的执教历程。伴随着我国初高中课程重大改革,我经历了把课讲对、把课讲好、潜心研究、矢志创新等阶段的历练成长与工作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激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热爱和努力是我们的标签”,《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从目录设置到课程体系,梳理了积极心理学的关键要素,更有积极心理学核心理念的解读,每一节的讲课内容都像打开一扇窗,引领我们不断了解国内外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教育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

力耕耘,重落地,悦成长,明确教师幸福的向心力。教师要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在《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一书中,贯穿始终的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每当我在课堂内外看到师生们灿烂的笑容、专注的眼神,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声,都会被师生们散发出的青春光芒所触动。青春的美好,不一定是镁光灯下的惊艳,也不一定是领奖台上的赞美,但一定是热气腾腾的希望,是顽强生长的力量,我和同事们把这种力量汇成一束光,照亮自己前行的方向,也为身边的人带来温暖与光亮。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认真修改选择最佳教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而且课后认真小结,不断摸索积累教学经验,不断走出专业成长的“舒适区”,潜心投入教学研究的挑战,享受教学研究的乐趣,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再深究新的教学方法,由此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

“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也”,这是孔子最核心的、为师的、为人的逻辑。幸福力是源自人内在力量的能力,有了幸福力,人才能调整自己的思维与认知,并做出相应的行动,主动为自己带来幸福。像王薇华老师《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描述的案例一样,我身边的许多教师以他们的职业精神、专业知识、工作方法、工作激情等带动教师队伍整体发展。所有的教师都在我们的课堂里,在我们的班级里,在我们的学校里,深深耕耘,就能够根深叶茂、更能拥有绿叶对根的情谊。用心灵去感悟,感悟教育的真谛;用行动去实践,让教育幸福在实践的汗水中闪烁光芒。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27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威尼斯欢乐娱人城1099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