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二○二四,扩优提质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4-01-03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期话题·教育局长话开局 

上海市奉贤区:

切实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施文龙

2022年,我召开了一场家长座谈会,发现有几十个孩子因为教育、成长问题拒学居家,偏离了学习生活。会后,我们研究决定,要帮助这些孩子回归正轨。奉贤区因此多了一个家校合力新成长营,为这些特需学生提供了一个家一般的去处。

两年坚持下来,我们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找到了一些规律。新的一年,我们希望能够在特需学生的关爱教育机制上作出更多探索。

搭建一座新成长学校

2022年,经历了疫情防控、居家学习,再叠加学业压力、情绪抑郁、游戏成瘾、亲子矛盾等问题,几十个学生偏离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拒学居家。我们想要尽全力引导学生重回校园。因此,奉贤区家校合力新成长营正式开班,经学生、家长自愿报名,共计七八九三个年级27名学员。

这些学生的学籍依旧在原校,教师则来自全区,通过招募的方式聘请了56位区四星级、五星级班主任,优秀学科教师,特长教师担任成长营各类导师。导师辅导实行“1+X”的配置,1指一个学生,X包括固定的2位成长导师及若干不固定的学科导师及活动导师。

在课程方面,成长营开设人生导航、才艺体技、学科辅导、社会实践四大类课程,通过调整适应期、激发动力期、学科学习和活动课程同步进行期和回归校园期四阶段,学生既可以在成长营的学习过程中回原学校参加活动,也可以经过一学年成长营结束后回学校,导师将继续跟踪指导。

第一期家校合力新成长营中有9位学生陆续回归了正常校园生活。

探索特需学生关爱机制

近年来,奉贤积极探索特需学生的关爱教育机制,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多元成长的育人目标,“五育”并举、知行合一、整体育人的育人路径,完善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机制,全面建立关爱教育机制暨新成长学校。

新成长学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而是区域特需学生关爱教育机制的总称,更加坚持新成长教育的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师观,更加强调局校联动、家校合力、科学有效,更加倡导基于特需学生教育问题解决的研究和创新。

新成长学校具有“四无五优”的特点,即无单独法人、无固定校舍、无教师编制、无在籍学生,最优的教育大爱、最优的课程设置、最优的专业师资、最优的家校合力、最优的资源保障。

四大项目为学生重塑信心

奉贤区创新实施“新成长关爱教育计划”,用学生建档立卡、居家学生送教上门、家校合力新成长营、新成长家长沙龙等四大项目,为特殊需要学生重建更适合的育人环境、重塑更适合的兴趣目标,让其重新融入更温馨的家庭和校园,切实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特需学生建档立卡项目。对存在明显教育困难和成长问题的学生,以及家庭教育存在明显困难的学生,指导学校逐一建档立卡,并建立针对性、常态化的关爱教育机制。

居家学生送教上门项目。因明显教育困难和成长问题而居家的学生,指导学校做好有效的跟踪送教上门和关爱教育工作。

家校合力新成长营项目。对存在明显教育困难和成长问题的学生,在征得本人意愿和家长积极配合的前提下,专门成立以这类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家校合力新成长营,帮助其重新融入温馨的家庭和校园。

新成长家长沙龙项目。组织存在明显教育困难和成长问题的学生家长,特别是家校合力新成长营的学生家长,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交流。

教书者,育人也。2024年,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特需学生关爱教育的新成长学校机制,在实践中深化研究,在研究中深化实践,努力找到一条区域实施特需学生关爱教育的有效路径,努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新成长。

(作者系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局长)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

让学校成为师生 幸福绽放的地方

孙民云

回望2023年,厦门市海沧区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铺开,组建八大教育集团覆盖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员导师制”扎实稳健推进,“发展中学校提升工程三年行动”顺利结项……

一年来,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可圈可点的地方有很多,但也依然存在着区域层面专业指导力量不足、行政精准服务能力不强、学校工作推进不平衡等问题,各项工作离预期目标仍有差距。2024年已经开启。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通过项目带动,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全方位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配齐配强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党务干部,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校长的边界就是学校的边界,要依托“校长成长学校”持续推动校长专业化建设,逐步实现区域中小学校长能力素质全面提升。海沧区“校长成长学校”项目,在原有读书和主题沙龙的研修基础上,以“更适应区域发展实际,更贴近校长实践”为目标,创新学习方式。

启动实施“青年干部读书班”三年行动计划。在自愿报名基础上,遴选120名青年干部,以主题化、进阶式读书为主要载体,通过读以致用、实践反思、交流分享、教育叙事、名校参访等形式,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的教育素养、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为海沧未来发展培养一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后备管理人才。

系统推进教学改革

2024年,海沧区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都能美好绽放的场域。

全学科推动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组建以教研员为领衔人的学科攻坚组,拟定学科攻坚计划,以新课标、新课程学习实施为主线,加强“学科种子教师”的培养,开发建设学科示范课例,点面结合,以点带面,逐步推动构建有智慧、有温度、有意义、有效能的理想课堂。

建设“基于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改革”整校推进样板校。重点推动马銮湾实验小学等三所学校的改革实验,改变课堂的生态,让课堂成为滋养师生生命的场所。以样板学校的成功,带动更多学校卷入全校性课堂变革。

系统推动数字赋能课堂变革。引入AI数据化课堂行为分析系统,指导学校深度参与研发基于新课标的课堂观察量表。通过大量课例的研究,不断提升AI课堂行为分析系统的科学性、精准性,为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精准画像,指导师生改善优化教与学行为方式。积极推动“数字化学习平台”“AI作文小管家”“AI英语学习系统”“AI体育健康监测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平台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AI丰富的应用场景和适时性的数据采集分析能力,为因材施教和人机协作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大的可能。

进一步改善教育生态

海沧区将着力让学校的育人功能更加凸显,学校要成为师生幸福工作学习的场所。

积极推进“卓越学校”创建活动。通过更加健全民主的学校治理体系、更加科学有温度的管理、更加多元丰富的课程谱系、更加优质有成效的教学、更加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支持,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自主权更有保障,让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得到更充分保证,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精神的栖息地。

构建基于学校和师生发展的绿色评价体系。优化改进学校绩效考评方案,立足学校历史和现实,关注增量,看到变化,不搞简单排名,重在激励和促进发展。实施“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诊断”实验。淡化诊断“价值判断”的评价功能,突出诊断“问诊开方”的体检、改进功能,激发学校发展内驱力。推进基于数字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平台建设,通过技术手段采集更加丰富、多元、真实的数据,突出综合素养评价的客观性、过程性,更好地发挥综合素养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更好地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加强“五育”共生的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课后延时服务,引入第三方服务,为学生课后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活动类、素养类课程。落实体育艺术“2+1”,落实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让学校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地方。

(作者系厦门市海沧区教育局局长)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

以重点突破带动区域教育整体跃升

张佐峰    

起好步,开好头,对实现县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目标至关重要。2024年,山东省博兴县教育和体育局将提前谋划,凝聚合力,盯紧“整体提升、重点突破”的工作目标,坚持“强化思想统揽全局、减轻负担提质增效、推进资源优质均衡、打造名校强化引领”四项重点,全力推动县域教育事业高质高效融合发展。

思政课

    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新的一年,博兴县将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上好思政课为抓手,着重进行三方面探索。

构建“一个体系”。即构建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以学科渗透、阵地宣传、社会实践等为辅的工作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立“一个机制”。即建立专家名校联动机制,打造“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省、市、县、校“四级党建共建”项目优势,主动邀请省市教科院专家,加强对思政课研究和指导,推动思政课教师团队专业化一体化发展。

坚持“一个模式”。即坚持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深入发掘县域内及周边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真正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双减”

    从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开始

去年7月,博兴县出台了《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教育部门统筹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直接向中小学校和教师安排布置任务,不得将学生、家长参与和学校、教师报送材料等事项作为硬性要求。

为推动此项工作落实,博兴县教育和体育局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全力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

一是把好“一个关口”。对各部门和单位进校园事项进行严格把关,对于安排学校和教师报送材料的事项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确需进校园的事项要经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审批,坚决杜绝各类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

二是做好“一个统筹”。统筹教育系统及其他部门的各类督导检查和调研工作,不必开展的督导检查尽量取消,确需进行的督查事项能合并的尽量合并,避免因频繁进校园督查而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是探索“一条路径”。在统筹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双减”新路径,依托“一校一品”课程体系建设、“一校一特色”体育活动建设,让课堂提质增效和强身健体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创

    让城乡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

博兴县瞄准“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面启动创建工作,促进县域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一个保障”。加大政府保障和财政投入力度,建立部门协调机制,针对“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各项考核指标,逐项研究推进措施,探索达成目标的路径,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全力提高教育教学和保教质量。

坚持“一个原则”。坚持“农村小学逐步并入中心小学,农村初中逐步并入县直中学”的原则,对乡镇学校进行布局调整,通过合理撤并偏远乡村的小规模学校,将片区生源师资都集中到中心乡镇的主要学校,保障中心学校生源及师资的规模,进一步优化乡村学校教育资源。

完善“一批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中小学教师职称分级聘任实施细则》等文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破解教师交流瓶颈,优化城乡师资配置。

培优

    打造县域品牌特色名校

要想真正办好家门口的教育,就需要优质、特色、品牌学校的引领。博兴县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结对子”等方式,全力培育省市级名校。

坚持“走出去跟岗”。组织部分校长到全国知名学校进行跟岗学习,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再结合本县本校工作实际,制定学校未来发展计划,逐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坚持“请进来指导”。邀请知名学校校长和专家走进博兴,举办名师名校长讲堂,传授先进办学理念;邀请名校长走进学校,进行全面调研和指导,为学校发展科学“把脉”。

坚持“结对子帮扶”。筛选一批各学段全国知名学校,与博兴县部分学校结为对标单位,定期组织中层干部和学校名师开展交流座谈、专家讲座、名师课堂、跟岗培训等活动,深入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做到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作者系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江西省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找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代仁良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回首过去一年,有汗水,也有幸福的泪水;有笑声,也有群众的赞美声;有工作的艰辛,更有事业小成的甜蜜。展望2024年,我们豪情满怀,着力做好“一二三四”。

擦亮一块金字招牌

有人问我教育品牌的核心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文化。区域教育文化自信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江西九江经开区“学在经开”品牌体系建设有效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获评江西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22年十佳创新案例,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化自信。

新的一年,经开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学在经开”这块金字招牌,做活“一校一特色、一校一文化”,进一步做实院士文化、家国文化、悦生文化等校园文化,形成系列以校园文化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

探索两项教育规律

究竟什么是教育的规律呢?国内外教育专家都有不同的见地和理解。我们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遵循规律办教育”。新的一年,我们着重探索区域教育发展规律。

遵循慢规律。教育是急不得、快不得的事业。当下,教育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需要我们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中推演哲学观点。

遵循成长规律。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模具化的产品,而是培养拥有独立精神、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独特个体。

2024年,我区进一步夯实“学在经开”教研体系,做实“学在经开”读书会、学生现场作文比赛等文化活动,让教师、学生、家长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爱思考;以“学在经开”讲堂、论坛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激发“三亮”教育精神

勇于亮错。教育人要勇于直面自身问题,直指堵点难点。新的一年,我们要着力推进学洲小学的改扩建工程,着力激活教育集团的内动力,着力激发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乐于亮宝。新的一年,依托“学在经开”论坛、讲堂,让更多的名师走出去、走上台,传递经开好声音。分享和推广“四水归堂”集团化办学模式、“悦生”评价体系、“学在经开”品牌体系等成功经验和案例。

敢于亮剑。教育工作的难点之一是让百姓满意。近年来,经开区继续坚持对内亮剑,向违规招生、违规收费、违反师德师风开刀,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坚持对外亮剑,以赛会友,举办“学在经开”精英赛、邀请赛、擂台赛、挑战赛等系列赛事,构建百舸争流的竞争环境。

坚持四种发展思维

规划思维。2024年,我区将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目标,制定2025、2030、2035年明晰发展目标和推进计划,同时指导各学校、各学科细分规划,帮助教师制定清晰的职业规划、学生树立明确的成长目标。    

高目标思维。我区将教育作为最大民生实事、最优营商环境、最亮招商名片、最佳发展资源,致力于打造全市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双一流”,积极构建“学在经开”教育品牌体系。这些都需要我们紧盯最重要的目标,不断创新方法,加油实干。

窄门思维。我区作为功能区,必须敢于创新,打破“窄门”。新的一年,先行一步,直面难点、痛点和堵点,进一步做实学前教育延时服务试点、游泳教育试点、校园长任期结束评价机制等创新探索。

黄金圈思维。借鉴营销学中的黄金圈思维,即通过“为什么”,透视事物的本质及原因;通过“如何做”,构建事情解决的逻辑体系,找到实现的渠道路径;通过“做什么”,层层递进构建“学在经开”品牌枝蔓体系,探索区域教育治理新样态。新的一年,必须砥砺奋进,开启教育新篇章。

(作者系江西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教育主办)

《中国教育报》2024年01月03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威尼斯欢乐娱人城1099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